六祖戒坛夜坐

衣钵西来日,师归度岭遐。 独能持大鉴,岂但照恒沙。 祝发从初地,皈心礼法华。 千灯花氏国,大叶药王家。 风静幡无影,尘空镜不瑕。 荒池惟水月,古刹自烟霞。 园入虞翻宅,山馀赵尉衙。 菩提天外树,檐卜雪中花。 僧臈曹溪水,禅风顾渚茶。 南宗诸弟子,相见具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衣钵:佛教中指师父传给弟子的袈裟和钵,这里指佛法传承。
  • 西来: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 度岭遐:穿越山岭,指远行。
  • 大鉴:指佛法的广大智慧。
  • 恒沙:恒河沙数,比喻数量极多。
  • 祝发:指出家剃度。
  • 皈心:指归依佛法。
  • 法华:指《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
  • 花氏国:指佛教中的理想国度。
  • 药王家:指佛教中的圣地。
  • :佛教中悬挂的旗帜。
  • 尘空:指心境清净,无尘染。
  • 镜不瑕:比喻心境纯净无瑕。
  • 荒池:荒废的池塘。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虞翻宅:指古代文人虞翻的故居。
  • 赵尉衙:指古代官员赵尉的官署。
  • 菩提:指觉悟的境界。
  • 檐卜:一种植物,这里指雪中的花朵。
  • 僧臈:僧人的修行。
  • 曹溪水:指曹溪,佛教圣地之一。
  • 禅风:禅宗的风气。
  • 顾渚茶:指一种名茶。
  • 南宗:指佛教禅宗的南宗。
  • 袈裟:僧人的法衣。

翻译

佛法从西方传来之日,师父归来穿越遥远的山岭。 独自能持守广大的智慧,岂止是照亮无数的恒河沙。 剃度从最初的地方开始,归依心礼拜《法华经》。 千盏灯光照耀着理想国度,大叶植物生长在圣地。 风静时旗帜无影,心境清净如镜无瑕。 荒废的池塘只有水月,古老的寺庙自成烟霞。 园中融入虞翻的故居,山中留下赵尉的官署。 菩提树在天外,檐卜花在雪中。 僧人的修行如曹溪水,禅宗的风气如顾渚茶。 南宗的弟子们,相见时都穿着袈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归来的场景,通过丰富的佛教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内心的清净境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佛教术语和典故,如“衣钵”、“大鉴”、“法华”等,体现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如“荒池”、“古刹”、“菩提树”等,与僧人的修行生活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佛教题材诗歌。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