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滇中使寄方子及

五载南音楚执圭,相思更在益州西。 开边异代通华马,奉使何人祀碧鸡。 客戴次工能共醉,蛮封么㱔请留题。 还君鞭弭中原日,莫恨昆明听子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滇中使:指来自云南的使者。
  • 方子及: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五载南音楚执圭:五年来在南方听到楚地的音乐,执圭是古代诸侯举行仪式时所持的玉器。
  • 益州西:益州,古代地名,大致在今四川一带,益州西即指云南地区。
  • 开边异代通华马:开边,指开拓边疆;异代,不同的时代;通华马,指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
  • 奉使何人祀碧鸡:奉使,执行使命;碧鸡,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指云南地区的某种祭祀活动。
  • 客戴次工能共醉:客戴,指客人戴着某种装饰;次工,可能是指某种工艺品;共醉,一起饮酒。
  • 蛮封么㱔请留题:蛮封,指边远地区的封地;么㱔,可能是云南地区的某种称呼;请留题,请求留下诗文。
  • 还君鞭弭中原日:还君,归还给你;鞭弭,马鞭和弓;中原日,指回到中原的日子。
  • 莫恨昆明听子巂:莫恨,不要怨恨;昆明,地名,今云南昆明;子巂,可能是云南地区的某种鸟类。

翻译

五年来在南方听到楚地的音乐,对你的思念更在益州的西边。在不同的时代开拓边疆,与中原进行贸易,执行使命的人祭祀碧鸡。客人戴着工艺品能一起饮酒,边远地区的封地请求留下诗文。当你回到中原的日子,不要怨恨在昆明听到子巂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云南地区的描述。诗中融入了对古代礼仪、边疆贸易和地方风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执圭”、“碧鸡”等古代元素的运用,以及对“蛮封”、“子巂”等地方特色的提及,诗歌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佳作。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