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玉、少璋、虞卿、少功、启明:可能是诗中提到的友人或同僚的名字。
- 方朔:指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方士,这里可能是诗人的自喻。
- 田烛村灯:指乡村中用于庆祝的灯火。
- 社事:指乡村的集体活动或节日庆典。
- 草堂烟径:指诗人隐居的草堂和其间的烟雾缭绕的小径。
- 觞行:指饮酒。
- 银缸:指银制的灯盏。
- 巾舞:指戴着头巾跳舞。
- 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 祠膏:指祭祀时用的油脂,这里可能指参与祭祀活动。
- 汉臣:指汉朝的臣子,这里可能是诗人的自指。
翻译
我这白发苍苍的东方朔,受到恩宠后归来,乡村中的灯火和庆祝活动已经展开。春江边的花月之夜,人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我的草堂和烟雾缭绕的小径也迎来了客人。我们举杯畅饮,用银灯照亮,戴着头巾跳舞,全然不觉时间的流逝。我记得曾经参与过祭祀活动,感到惭愧的是,你们仍然称我为汉朝的臣子之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上元夜的欢聚场景,通过“白头方朔奉恩回”自喻东方朔,展现了诗人的自嘲与幽默。诗中“田烛村灯社事开”和“花月春江人尽乐”生动地描绘了乡村节日的喜庆氛围。结尾的“记得祠膏曾侍从,愧君犹道汉臣才”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赞誉的谦逊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欢快,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周纶临关仝松鹤图为卞开州赋 》 —— [ 明 ] 欧大任
- 《 宝应张氏丛桂园同皇甫子循郭次甫黄淳甫赋八首淮南草堂 》 —— [ 明 ] 欧大任
- 《 寄金惟良二首 》 —— [ 明 ] 欧大任
- 《 九日龟山宴集得身字 》 —— [ 明 ] 欧大任
- 《 后八月九日右司马曾公见邀为前重阳之会时黎秘书加秩陆山人及舍弟南还同探韵得秋字 》 —— [ 明 ] 欧大任
- 《 伏日同许殿卿姚元白黎惟敬游郑氏园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闻倭夷渐逼潮州海上徵兵甚急感事书怀因寄玄纬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答朱兵宪秉器九日潼关见寄二首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