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值宋宪副季鹰入贺初还为留三日而别

谒帝承明鹓鹭班,南来邂逅在江关。 櫜鞬异日虽曾执,短褐何人敢更攀。 湖上徐亭劳下榻,城边滕阁借看山。 使君旧是罗浮主,赠策将携五岭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章:地名,今江西南昌。
  • 宋宪副季鹰:指宋季鹰,宪副是对他的官职尊称。
  • 谒帝:朝见皇帝。
  • 承明:指承明殿,汉代宫殿名,代指朝廷。
  • 鹓鹭班:指朝班,比喻朝臣排列有序。
  • 江关:指江边的关隘。
  • 櫜鞬:古代盛弓箭的器具。
  • 短褐: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
  • 徐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豫章的一个景点。
  • 下榻:指留宿。
  • 滕阁:指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
  • 罗浮:地名,今广东博罗县。
  • 赠策:赠送的策书或礼物。
  • 五岭:指中国南部的五座山岭,这里泛指南方的山岭。

翻译

在豫章遇到了宋季鹰宪副,他刚从朝见皇帝回来,我们在江边偶然相遇。虽然我们曾在不同场合执掌过弓箭,但作为平民的我怎敢再攀附高官。在湖上的徐亭,他热情地留我住宿,在城边的滕王阁,他借机带我看山。他曾是罗浮的主人,现在带着赠品,准备返回五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豫章与宋季鹰宪副相遇并受到款待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宋季鹰的官职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贵和热情。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平民的谦逊和对高官的敬仰。诗中还提到了徐亭和滕王阁,增添了诗歌的地域色彩和文化底蕴。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宋季鹰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范和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