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飓风:(jù fēng) 指强烈的热带气旋,常带来狂风暴雨。
- 涨落:指潮水的升降。
- 晋安王山人:晋安王指晋安郡王,山人通常指隐士或道士。
- 沧波:(cāng bō) 指大海或广阔的水面。
- 屐:(jī) 一种木制的鞋,常用于雨天或泥泞地行走。
- 柴关:指简陋的门户。
- 渔钓:指捕鱼和钓鱼的活动。
- 何胤:人名,南朝梁时期的隐士。
- 戴颙:(dài yóng) 人名,东晋时期的隐士。
- 三轮公调:指佛教中的三轮,即佛、法、僧,公调可能指和谐的状态。
- 四壁家徒:形容家境贫寒,只有四面墙壁。
- 泾上樵风:泾水上的樵夫,樵风指樵夫砍柴时的风。
- 蓑:(suō) 一种用草或棕榈叶制成的雨衣。
翻译
我走出简陋的门户,踏着木屐在波涛汹涌的海边行走,有谁会来到这渔夫和钓者的地方呢?江水尚未冲毁何胤的隐居之所,竹林深深地掩映着戴颙的山居。佛教中的三轮和谐状态近年来有所不同,我这贫寒之家,四壁空空,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如今泾水上的樵夫可以扬帆而行,我在夕阳下长久地眺望,希望有一天能披着蓑衣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沧波洗屐出柴关”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姿态,而“竹林深掩戴颙山”则进一步以隐士的居所来象征隐逸的高洁。诗的结尾“夕阳长望一蓑还”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