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指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 禅房:指寺院建筑的一部分,是僧人居住或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
- 三生话:佛教中的一种说法,指前世、今生、来世的事情。
- 尘中:指尘世之中,人世间。
- 信手:随手,随心所欲地。
- 拚(pàn):甘愿,舍得。
- 酩酊(mǐng dǐng):形容醉得很厉害。
- 肩舆(jiān yú):轿子。
- 兀兀(wù wù):形容行进的样子。
- 稚子:小孩子。
- 醉侯:指好酒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无数像珠子一样的美石使一条小路显得幽静,禅房清幽绝妙让人感觉四季如秋。姑且在石头上谈论着前世、今生、来世的故事,偶然在尘世中作半日的游览。不计较棋局的输赢随心所欲地下棋,甘愿喝得酩酊大醉不断地添酒。坐着轿子缓缓归来时天色已晚,小孩子拦在街道上笑着迎接醉酒的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昭觉寺的情景和感受。诗的首联通过“万个琅玕一径幽”描绘了寺中道路的幽静,“禅房清绝四时秋”则突出了禅房的清幽。颔联中,作者在石上谈论三生之事,表现出对佛教思想的一种思考,同时“偶作尘中半日游”也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暂时超脱。颈联描述了作者下棋饮酒的情景,展现出他的闲适与洒脱。尾联“肩舆兀兀归来晚,稚子拦街笑醉侯”则以生动的画面结束全诗,表现出作者归家时的情景以及家人对他的态度,充满了生活情趣。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自然流畅,表达了作者在游寺过程中的种种感受,既有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也有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同时还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