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种德堂:堂名,通常有培养品德之意。
- 太史坊:此处可能指与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历史、天文历法等)相关的牌楼或标志。
- 衔环:(xián huán)是古代报恩的传说。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有如此环。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后以“衔环”为报恩之典。
翻译
在种德堂前的太史坊,我受到天地的恩赐却未能宣扬。我如病中的老马临阶而泣,虽不懂衔环报恩之理,心中却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之恩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提到种德堂前太史坊,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品德和历史的重视。然而,诗人觉得自己受恩于天地却未能充分表达和回报,流露出一种愧疚之情。接下来,“病来老马临阶泣”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疲惫和无奈,就像病中的老马一样,面对台阶而哭泣。最后一句“不解衔环忆故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即使不明白衔环报恩的典故,那份思乡之情依然浓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
苏葵的其他作品
- 《 癸亥六月念一日同寅诸公过予敝道看竹因留小酌遂成拙作二首索和 》 —— [ 明 ] 苏葵
- 《 题东拙卷 》 —— [ 明 ] 苏葵
- 《 元旦后用前韵呈郝王二官长二首 》 —— [ 明 ] 苏葵
- 《 题魏武庙 》 —— [ 明 ] 苏葵
- 《 残腊写怀 其一 》 —— [ 明 ] 苏葵
- 《 谒白鹿书院和王元善侍御韵二首 》 —— [ 明 ] 苏葵
- 《 寄娄元善正郎娄江西上饶人时家居修鹅湖书院予在江西日曾请为白鹿书院山长二首 》 —— [ 明 ] 苏葵
- 《 代贺新都杨佥宪封君七十一二首 》 —— [ 明 ] 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