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垫江二首

· 苏葵
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 石嫌碍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 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 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垫江:古县名,今属重庆市。
  • 花封:此处指用花木做屏障。(注:“封”在这里读作“fēng”)
  • 琤淙:形容水流声,读作“chēng cóng”。
  • 牙成列:像牙齿一样排列。
  • 髻绾双:像发髻一样绾成两个。

翻译

船在陆地上辗转前行,花木屏障严密,江水被阻隔在外,小溪经过雨水的洗礼,水流发出琤淙的声响。石头嫌阻碍道路,像牙齿般排列着,山峰喜爱堆积云彩,如双髻般绾起。打柴的人放声歌唱,饱含着古朴的意味,牧童吹着笛子,用的是乡村的腔调。路上的尘土没有飞扬,前行的队伍经过,吩咐居民不要掩上窗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垫江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气息。诗中通过“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等描写,展现了垫江的山水之美;“石嫌碍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石头和山峰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景色更加生动形象;“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则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表现出一种淳朴的乡村氛围。最后“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既写出了队伍前行的平静,也体现了对当地居民的一种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垫江的美景和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