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巡自东还过重庆大参吴公饯予舟中既醉日晚别去予舟西行是夜月色如昼江空沙白壶觞对影有怀吴公因作二律
壶觞未尽日衔山,一棹西驰一棹还。
云水可人能久憩,鹭鸥疑客是偷閒。
气吞牛渚千秋下,风夺仙舟半日间。
纵有鱼翁畏争席,空教明月满前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壶觞(shāng):酒器,这里代指酒。
- 衔山:太阳西沉,半掩在山后。
- 憩(qì):休息。
- 鹭鸥:鹭和鸥,常用来形容闲适的景象。
- 偷閒:偷得空闲。
- 牛渚(zhǔ):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山脚突入长江部分叫采石矶。
- 争席:表示和别人关系融洽,不互相猜忌。
翻译
酒杯中的酒还没喝完,太阳就已经西沉到山后,我划着船一会儿向西行,一会儿又往回划。那美好的云水之景让人能够长久地休憩,鹭鸥似乎怀疑我这个过客是在偷得片刻清闲。气势可吞牛渚山,千秋之下依然如此,风在半日之间就夺走了我的仙舟(这里可能是形容船行之快)。即便有渔翁害怕与人争席位,也只能让明月空空地照亮整个前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壶觞未尽日衔山”描绘出一幅太阳西沉,而诗人仍在饮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云水可人能久憩,鹭鸥疑客是偷閒”用美好的云水景色和闲适的鹭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悠闲的情境。“气吞牛渚千秋下,风夺仙舟半日间”则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对行程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纵有鱼翁畏争席,空教明月满前湾”,表达了诗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尽管有美景相伴,但仍感到一种无人理解的寂寞。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诗人的情感与江上的景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