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五曲峰峦转觉深,千年精舍在云林。 古今游客知多少,谁识先生一片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僭用:超越本分地使用。
  • 文公先生:指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曾在武夷山讲学,世称文公。
  • 棹歌:船歌,这里指诗人在船上所作的歌。
  • 精舍:古代指讲学或修行的地方,这里指朱熹在武夷山的讲学之所。
  • 云林:云雾缭绕的树林,形容山中幽深。

翻译

五曲的山峰显得愈发深邃, 千年的讲学之所隐于云林。 古往今来游客络绎不绝, 却有谁能真正理解先生的一片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武夷山五曲的深邃景色和朱熹讲学的精舍,表达了对朱熹深沉敬仰之情。诗中“千年精舍在云林”一句,既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也暗示了朱熹学问的深远影响。末句“谁识先生一片心”则抒发了对朱熹深邃思想的无限敬仰与感慨,表达了对其学问和人格的崇高评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朱熹及其学问的深情赞颂。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