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袜子其一

梁王未赴宣武军,崇勋殿上酬元勋。君臣面庆若鱼水,心腹戈矛人不闻。 天容惨淡愁风云,舄带忽解双龙纹。特敕梁王手亲结,左右不敢生纷纭。 老奸长跪黼座下,浃背汗流如救焚。呜呼天子贱役尔当结,砀山贼徒何足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崇勋殿:宫殿名,此处指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 元勋:指有重大功劳的人。
  • 心腹戈矛:比喻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 天容惨淡:形容天空阴沉,气氛压抑。
  • 舄带:古代鞋上的带子。
  • 双龙纹:指鞋带上绣有双龙图案。
  • 特敕:特别的命令。
  • 黼座:帝王的宝座。
  • 浃背汗流:形容极度紧张或恐惧,汗水湿透了背部。
  • 砀山贼徒:指叛乱或不法之徒。

翻译

梁王还未前往宣武军,就在崇勋殿上表彰有重大功劳的人。君臣之间庆祝如同鱼水之欢,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却不为人知。天空阴沉,气氛压抑,仿佛风云变幻,令人忧愁。突然,梁王的鞋带解开了,上面绣着双龙图案。皇帝特别命令梁王亲自系上,周围的人不敢有任何异议。那位老奸巨猾的人跪在皇帝的宝座下,紧张得汗水如雨,仿佛在极力救火。唉,天子认为这是低贱的工作,梁王应当亲自完成,至于那些砀山的叛乱之徒,又何足挂齿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王在崇勋殿上的一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紧张气氛。诗中“心腹戈矛人不闻”一句,巧妙地暗示了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潜在危机。而“天容惨淡愁风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氛围感。最后两句“呜呼天子贱役尔当结,砀山贼徒何足云”,既表达了对梁王身份的讽刺,也透露出对叛乱之徒的轻蔑,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