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薛生季德

· 杨慎
棠花庭下见斑衣,年少清才世所稀。 三凤旧闻鸣菶菶,季騧今复景騑騑。 郗林丹桂开芉省,唐苑缃桃近琐闱。 琢玉惭予非哲匠,泥金迟尔到渔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斑衣:指色彩斑斓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儿童或少年。
  • 三凤:指三位杰出的人才。
  • 菶菶(běng běng):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季騧:指季子,古代对年少有才的男子的美称。
  • 騑騑(fēi fēi):形容马行走的样子,比喻人才华横溢,行动迅速。
  • 郗林:指郗鉴,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这里借指文学之地。
  • 芉省(gǎn shěng):指文学或学术的殿堂。
  • 缃桃:指浅黄色的桃子,比喻文采斐然。
  • 琐闱:指宫廷的门,比喻接近权力中心。
  • 琢玉:比喻精心培养人才。
  • 哲匠:指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 泥金:指用金泥书写的文书,比喻重要的任命或荣誉。
  • 渔矶:指渔夫的石矶,比喻隐居或平凡的生活。

翻译

在棠花盛开的庭院下,我见到了穿着斑斓衣裳的你,你年少而才华横溢,世间罕见。

昔日听闻三位杰出人才如凤凰般鸣叫,如今你这位季子也如同骏马般疾驰,才华横溢。

在文学的殿堂里,你如同郗鉴的丹桂一般绽放,在接近权力中心的宫廷,你的文采如同浅黄色的桃子般引人注目。

我惭愧自己并非能工巧匠,无法雕琢出你这样的美玉,只期待你将来能带着金泥文书,来到我这渔夫的石矶。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赠给薛季德的,赞美了他的才华和前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三凤”、“菶菶”、“騑騑”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薛季德的才华和风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薛季德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获得更高的荣誉和成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