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坦寄示辞疏二首

· 黄衷
出入三朝未二毛,南归琴剑一轻舠。 鸿私暂乞台臣假,温旨长徵国士遭。 开社肯劳招六逸,结亭先拟近三高。 悬知芳思东篱外,何日江邮寄和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朝:指连续经历了三个朝代。
  • 二毛:指头发斑白,这里指年老。
  • 琴剑:琴和剑,常作为文人随身携带之物,象征文武双全。
  • 轻舠(dāo):小船。
  • 鸿私:指皇帝的恩宠。
  • 台臣:指朝廷的高官。
  • 温旨:指皇帝的温和的诏令。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 六逸:指六位隐逸的高士。
  • 三高:指三位高士或高人。
  • 悬知:预知,预料。
  • 芳思:美好的思绪或情感。
  • 东篱:指隐居的地方,源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江邮:江上的邮递,指通过水路传递信件。
  • 和陶:指和陶渊明的诗,即模仿陶渊明的风格作诗。

翻译

经历了三个朝代,我还没有变得白发苍苍,如今南归,只带着琴和剑,乘坐一叶小舟。我暂时请求朝廷的高官允许我休假,皇帝的温和诏令长久地召见我这位国中杰出的人物。我愿意勤劳地招待六位隐逸的高士,建立一个社,并计划建立一个亭子,靠近三位高人。我预料到在东篱之外,我会有美好的思绪,不知何时能通过江上的邮递,寄去我模仿陶渊明风格的诗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恩宠的感激。诗中,“出入三朝未二毛”展现了诗人的长寿和经历,而“南归琴剑一轻舠”则描绘了他简朴的归隐生活。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开社肯劳招六逸,结亭先拟近三高”得以展现,表达了他对高士的敬仰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以“悬知芳思东篱外,何日江邮寄和陶”作结,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文学才华。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