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鹄立(hú lì):像鹄一样引颈而立,形容直立。
- 朱衣:红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服饰。
- 讲帷:指天子、太子听讲的地方。
- 乙夜:二更时候,约为晚上十点。
- 裨(bì):增添,补助。
- 海岳:大海和高山,这里泛指江山社稷。
- 邠风:指《诗经·国风·豳风》。
- 无逸:《尚书》的一篇,强调不要贪图安逸。
- 稽首(qǐ shǒu):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 钧天:天的中央,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翻译
在正殿东边身穿红色衣服直立着,炉烟飘动,讲学的帷帐中微风轻拂。 百年的礼乐遇到昌盛的时运,二更时分还在勤劳努力,仰望着圣明的君主。 细微之处怎能对江山社稷有所增益,一片精诚之心直欲感动上天。 《豳风》中有不要贪图安逸的先王训诫,我叩头向天,心中敬意万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重的讲学场景,以及对君主勤劳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诗的首联通过“鹄立”“炉烟”“讲帷风”等词语,营造出一种严肃而又神圣的氛围。颔联提到百年礼乐逢昌运,表达了对时代的赞美,同时“乙夜勤劳仰圣躬”则突出了君主的勤奋努力。颈联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希望能对国家有所贡献,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和责任感。尾联引用《豳风》中的“无逸”和稽首钧天的举动,进一步表达了对先王训诫的尊重和对上天的敬畏。整首诗意境庄严肃穆,情感真挚深沉,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君主的关切与期望。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乙亥元日十峰饮师邵东斋出予家桂饼师邵有诗自墙上递至次韵奉答 》 —— [ 明 ] 顾清
- 《 送秦国声归省 》 —— [ 明 ] 顾清
- 《 伯畴宫谕登第予同考春闱今年又得其子彦式魁省试伯畴可谓不亡而予亦与有荣矣彦式告归逆妇俯仰慨然赋此为赠 》 —— [ 明 ] 顾清
- 《 赵叔敬佥宪示和东湖诗次韵写怀因以为赠 》 —— [ 明 ] 顾清
- 《 晚坐东轩睹水木山亭知为夏忠靖公赐第感旧怀贤得绝句八首 》 —— [ 明 ] 顾清
- 《 寒夜 》 —— [ 明 ] 顾清
- 《 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 》 —— [ 明 ] 顾清
- 《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