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年友程御史良用子然随计来见喜君之有后而惜其年之不永也诗以吊之
相逢问讯一悲凉,回首江云宰木长。
千古交期只文字,百年心事有冰霜。
身因许国终羁旅,天以馀忠付两郎。
高卧九原无复恨,此生曾不愧冠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随计:旧称举人赴会试。
- 宰木:坟墓上的树木。“宰”在这里读作“zǎi”。
- 交期:交往的时间。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羁”读作“jī”。
- 馀忠:剩余的忠心。
- 两郎:这里指程良用的两个儿子。
- 九原: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为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
翻译
再次相逢相互问候,心中却满是悲凉,回头望去江边云彩下墓地的树木高大修长。 千年来的交情只通过文字来维系,百年来的心事如同冰霜般寒冷。 自身因为以身许国而最终长久寄居他乡,上天把剩余的忠心赋予了他的两个儿子。 在九泉之下高枕无忧不再有遗憾,这一生不曾愧对自己的衣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之子的吊唁之作,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悲痛和对其忠心报国的敬仰,同时也对友人的后代表示了欣慰和期望。 诗的首联通过“相逢问讯一悲凉”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回首江云宰木长”则描绘了友人墓地的景象,烘托出凄凉的氛围。颔联“千古交期只文字,百年心事有冰霜”,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人生的艰辛。颈联“身因许国终羁旅,天以馀忠付两郎”,赞颂了友人的爱国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示友人的忠心在他的儿子身上得到了延续。尾联“高卧九原无复恨,此生曾不愧冠裳”,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认为他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因为他的一生问心无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赞扬,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国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