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老杨翁挽诗

· 顾清
海雁依时到,庭花不再红。 通家锦囊在,入室穗帷空。 歌哭同杯酒,江湖想钓筒。 真淳那复见,落日起悲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樗(chū):臭椿树,喻无用之材,常用作自谦之词。
  • 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 锦囊: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此处可能代指杨翁的诗作或珍贵的物品。
  • 穗帷:灵帐,孝帐。

翻译

海边的大雁依照时节到来,庭院中的花儿却不再红艳。 世代交谊深厚如一家,他的锦囊还在,然而进入室内,那灵帐却是空空。 曾经一同饮酒,或歌或哭,在这江湖之中,让人想起那钓鱼的竹筒。 那纯真质朴之人何处再能见到,落日西下,徒然升起悲凉的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表达了对杨翁的深切悼念。诗的首联通过海雁依时到与庭花不再红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颔联中提到的锦囊仍在,穗帷已空,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逝者的离去所带来的空虚和失落。颈联回忆了往昔与杨翁同杯共饮,歌哭相伴的情谊,以及对江湖生活的共同记忆。尾联以真淳那复见表达了对杨翁纯真质朴品质的赞美和怀念,落日起悲风则进一步烘托出悲伤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之情。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