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亭晚望

· 刘基
越绝孤城枕海湄,越王亭下景迟迟。 云埋夏后藏书穴,草没秦皇颂德碑。 凿齿未驯虞礼乐,戈船犹驻汉旌旗。 春风淡荡吹杨柳,笑看吴钩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绝:越国之地。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靠近。
  • 海湄:海边。
  • 越王亭:纪念越王的亭子。
  • 迟迟:缓慢,形容景色悠闲。
  • 夏后:指夏朝的君主。
  • 藏书穴:藏书的地方。
  • 秦皇:秦始皇。
  • 颂德碑:歌颂功德的石碑。
  • 凿齿:古代南方民族的一种习俗,指凿去门牙。
  • :驯服,指接受教化。
  • :古代的一种礼乐制度。
  • 戈船:古代的一种战船。
  • 汉旌旗:汉朝的旗帜。
  • 淡荡:柔和荡漾。
  • 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弯刀,常用来象征武力或战争。

翻译

越国的孤城靠近海边,越王亭下的景色悠闲缓慢。 云雾遮掩了夏朝君主藏书的地方,草木覆盖了秦始皇歌颂功德的石碑。 凿齿的习俗尚未被礼乐所驯服,戈船上仍然飘扬着汉朝的旗帜。 春风柔和地吹动着杨柳,我看着吴钩,心中有所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越地孤城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诗中,“云埋夏后藏书穴,草没秦皇颂德碑”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遗迹与自然的变迁相结合,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深远。后两句则通过“凿齿未驯”和“戈船犹驻”的对比,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和军事的存在。结尾的“春风淡荡吹杨柳,笑看吴钩有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深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