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鉴湖送别图

· 刘基
曲岸扁舟舣,澄湖祖帐开。 云生秦帝碣,雨映越王台。 荷气清瑶席,波光滟玉杯。 情深不忍别,欲去更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岸:弯曲的湖岸。
  • 扁舟:小船。
  • (yǐ):停船靠岸。
  • 澄湖:清澈的湖水。
  • 祖帐:古代送别时设的帐篷,用以举行宴会。
  • 秦帝碣:指秦始皇的碑碣,这里可能指代古代的遗迹。
  • 越王台:越王勾践的台,这里也是指古代的遗迹。
  • 瑶席:美玉制成的席子,这里形容席子华美。
  • (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 玉杯:玉制的酒杯,形容酒杯精美。
  • 徘徊:来回走动,不愿离去。

翻译

弯曲的湖岸边,小船停靠,清澈的湖面上展开了送别的帐篷。 云雾缭绕,仿佛是秦帝的碑碣,雨水映照,犹如越王台上的景象。 荷叶的清香弥漫在华美的席子上,湖面的波光在精美的玉杯中荡漾。 情深意重,不忍分别,即使离去,也徘徊不愿离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湖边送别的画面,通过“曲岸”、“扁舟”、“澄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云生秦帝碣,雨映越王台”巧妙地运用了历史遗迹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后两句“荷气清瑶席,波光滟玉杯”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华美与温馨。结尾的“情深不忍别,欲去更徘徊”直抒胸臆,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使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