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 怨情

· 刘基
河梁携手怆离分,悲嘶声入云。长门疏雨滴黄昏,昭阳歌吹闻。 怀故国,叫愁魂,泪花红欲焚。苍梧苦雾压湘筠,猿啼不见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梁:河上的桥梁。
  • (chuàng):悲伤。
  • 疏雨:稀疏的雨。
  • 昭阳:古代宫殿名,这里指宫廷。
  • 歌吹:歌声和乐声。
  • 愁魂:忧愁的灵魂,指心情沉重。
  • 泪花:泪水。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这里泛指南方。
  • 苦雾:浓重的雾。
  • 湘筠(yún):湘江的竹子。
  • 猿啼:猿猴的叫声。

翻译

在河上的桥梁上握手告别,离别的悲伤如同马的悲鸣声穿透云霄。稀疏的雨滴在长门上,黄昏时分,昭阳宫的歌声和乐声还能听见。

怀念故国,心情沉重,泪水如红花般欲燃。南方的苍梧被浓雾压得沉重,湘江的竹子在雾中,猿猴的啼叫声中,我看不见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切的离别之痛和怀旧之情。通过“河梁携手”和“长门疏雨”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宫廷的孤寂。诗中的“泪花红欲焚”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而“苍梧苦雾压湘筠”则加深了这种忧郁的氛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国和旧时光的无限怀念。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