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君行
不哑吞炭漆为疠,殿屎入梁,匍匐入厕。更音易貌心苦悲,良友断肠,妻不与知。
百年意气生命促,不斩君衣,何能瞑目。主雠未报白日逋,亮为国士,安得完肤。
身无完肤仇未报,斩衣流血徒草草。褫仇之魄,以愧二心。
臣命不如,臣心已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哑(yǎ):指哑巴,不能说话。
- 吞炭:典故名,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厉(lì),通“癞”,恶疮),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
- 殿屎(xī):愁苦呻吟。
- 逋(bū):逃亡,逃跑。
- 褫(chǐ):剥夺。
翻译
我不做哑巴,像豫让那样吞炭让自己声音改变,浑身涂漆如同患了恶疮,在屋梁上愁苦呻吟,爬着进入厕所。改变声音和容貌,心中满是悲苦,好友为此断肠,妻子也不知情。 人生百年,意气风发但生命短暂,不斩仇敌之衣,怎能闭目安息。主要的仇人尚未报,白天却像在逃亡,光明磊落的国士,怎能让身体完好无损。 身体没有一处完好,仇恨未报,斩衣流血也只是草草行事。夺取仇敌的魂魄,让怀有二心之人羞愧。 我的命运如此不如人意,我的心力已经耗尽。
赏析
这首诗用了豫让吞炭漆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复仇的决心和对命运的不甘。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为了报仇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痛苦,以及未能成功报仇的悲愤。整首诗情感强烈,语言生动,通过一系列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在面对困境和仇恨时,人们的无奈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