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洁身辟忧患,中道逢丧乱。
弃置父母国,荆蛮任逃窜。
朱家匿季布,刘氏依王粲。
黄巾动地起,惊蓬随风散。
道闻剖竹者,衣冠委涂炭。
妻子纵剽掠,齿发从焦烂。
炊骨无坚攻,杀身诚祸瘅。
尸僵横路衢,我行旦复旦。
驱马入凤阳,流黄伤彼瓒。
靡靡行迈人,悠悠起长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辟(bì):同“避”,躲避。
- 荆蛮: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 朱家匿季布:汉初的朱家曾藏匿项羽的部将季布,这里借以表明自己希望能得到收留庇护。
- 刘氏依王粲:东汉末年,王粲依附刘表,这里也是表示希望能有依托。
- 黄巾: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裹黄巾,故称。
- 剖竹者: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这里指地方官吏。
- 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遇,这里指百姓遭受苦难。
- 瘅(dàn):病,灾难。
- 衢(qú):大路。
- 流黄:褐黄色的物品,这里可能指作者的服饰或物品。
- 瓒(zàn):质地不纯的玉,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翻译
想要保持自身的纯洁以躲避灾祸忧患,却在中途遭遇了丧乱。 无奈放弃自己的祖国,在楚越之地四处逃窜。 希望能如朱家藏匿季布、刘氏收留王粲一般,得到他人的庇护。 黄巾军起义,如地震般爆发,人像惊慌的飞蓬随风飘散。 听闻那些地方官吏,使得士民百姓陷入困境,惨遭灾难。 妻子儿女被肆意抢掠,人们遭受折磨,头发牙齿都变得焦烂。 以人肉为食也不能坚持长久,杀人害命实在是灾祸。 尸体僵硬地横在大路中间,我却仍然天天前行。 驱马进入凤阳,我这褐黄色的物品也为之感伤。 路上行人脚步迟缓,我不由得发出悠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以及作者在这样的乱世中的艰难处境和深沉感慨。诗中通过“洁身辟忧患,中道逢丧乱”表达了作者原本想要躲避灾祸,却不幸遭遇乱世的无奈。“弃置父母国,荆蛮任逃窜”描述了作者被迫离开祖国,在他乡逃亡的情景。“朱家匿季布,刘氏依王粲”则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庇护的愿望。“黄巾动地起,惊蓬随风散”形象地写出了黄巾军起义带来的动荡和人们的恐慌。“道闻剖竹者,衣冠委涂炭。妻子纵剽掠,齿发从焦烂”等句,深刻地揭示了战乱中百姓的苦难和悲惨遭遇。“炊骨无坚攻,杀身诚祸瘅”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残酷和灾难性。最后,“尸僵横路衢,我行旦复旦。驱马入凤阳,流黄伤彼瓒。靡靡行迈人,悠悠起长叹”,通过描写路上的凄惨景象和自己的感伤叹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悲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