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别驾梁进士管山人乾上人过晓上人方丈

年少即披缁,脩持似律师。 不邀支遁鹤,惟拟惠休诗。 逸客名山至,微官散地宜。 草书留素几,琴曲动朱丝。 夕鸟窥檐下,寒星入户垂。 津梁犹未涉,酬对莫言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披缁(pī zī):指出家为僧尼。缁,黑色的僧衣。
  • 脩持:修行守道。
  • 支遁鹤:支遁,东晋高僧,好养鹤。这里用“支遁鹤”指代高雅的情趣。
  • 惠休诗:南朝宋诗人汤惠休的诗,其诗风艳冶。这里指优美的诗作。
  • 逸客:指超逸高雅的客人。
  • 名山:著名的大山,这里可理解为适合隐居修行的地方。
  • 散地:闲散之地,指职位闲散,事务不多的地方。
  • 津梁:渡口和桥梁,比喻引导人达到彼岸的手段或途径。

翻译

年纪轻轻就穿上了黑色的僧衣,修行守道好似律师一般。 不特意邀请支遁那样的高雅仙鹤,只打算创作如惠休般优美的诗篇。 超逸高雅的客人来到名山,担任微小官职在闲散之地倒也适宜。 在白色的几案上留下草书作品,琴曲之声让红色的琴弦震动。 傍晚的鸟儿在屋檐下窥视,寒冷的星星低垂似乎要进入门户。 还未踏上通向彼岸的途径,应对交流不要说疲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晓上人以及其他几位客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如年少出家修行的晓上人,以及前来拜访的逸客、微官等,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状态和追求。诗中的环境描写,如夕鸟、寒星等,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修行和追求的思考,以及在交流中不断探索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