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读泰泉先生文集

光岳留遗草,功名逐逝波。 祥麟悲鲁史,孤凤避云罗。 一代风流尽,馀生感慨多。 夜台今拱木,吾敢拟西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岳:指天地。
  • 祥麟:象征祥瑞的麒麟。(祥:xiáng;麟:lín)
  • 鲁史:指《春秋》。
  • 孤凤:孤独的凤凰,常用来比喻特立独行的人。(孤:gū;凤:fèng)
  • 云罗:如网罗般的云层,这里比喻险恶的环境。
  • 夜台:指坟墓。(夜:yè;台:tái)
  • 拱木:墓旁的树木。(拱:gǒng)
  • 西河:子夏在西河讲学,此指孔子的弟子子夏。

翻译

天地间留存着先生的遗稿,功名却如同流逝的水波一般消逝。 祥瑞的麒麟在鲁国的史书里令人悲叹,孤独的凤凰躲避那如网般的云层。 一代人的风流才情都已消逝殆尽,我这余生便有了许多的感慨。 如今先生的坟墓旁已树木环绕,我怎敢自比子夏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舟中阅读泰泉先生文集后的感慨之作。诗的开篇用“光岳留遗草,功名逐逝波”表达了对泰泉先生文集的珍视以及对功名利禄如流水般消逝的感叹。“祥麟悲鲁史,孤凤避云罗”两句,通过祥麟和孤凤的形象,暗示了泰泉先生的才华和遭遇,他的命运如同祥麟在鲁史中的悲叹,又如孤凤躲避险恶的环境。“一代风流尽,馀生感慨多”则是对一代人才的消逝的惋惜,以及作者自己内心的诸多感慨。最后两句“夜台今拱木,吾敢拟西河”,表达了作者对泰泉先生的敬仰,认为自己不敢与像子夏那样的先贤相比,同时也透露出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用典和形象的比喻,传达出了作者对泰泉先生的敬重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