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书事

西宫瑶草日芳菲,珍馆春深碧浪围。 朱字署成华露湿,紫泥封进鹤群飞。 履随虚步瞻依切,帘隔天颜笑语稀。 不见平津开阁待,经旬休沐始言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京:今北京。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指美好的花草。(瑶,yáo)
  • 芳菲:花草芳香而艳丽。
  • 珍馆:华丽的宫馆。
  • 朱字署成:用朱笔签署完成。
  • 华露:露水。
  • 紫泥封进:古代以紫泥封口,作为书信或文件的封印。这里指重要文件的呈递。
  • 虚步:轻步,小心翼翼地行走。
  • 瞻依: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
  • 天颜:帝王的容颜。

翻译

在燕京,西宫的花草每天都散发着芬芳,华丽的宫馆在春色深深中被碧绿的波浪围绕。用朱笔签署完成的文书带着露水的湿润,紫泥封口的重要文件呈进时鹤群飞起。脚步随着小心翼翼的步伐移动,瞻仰依靠之情恳切,帘子隔开了帝王的容颜,笑语也变得稀少。没看到如平津侯那样开阁待客,经过十天的休沐之后才说要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燕京宫廷中的景象,通过对西宫花草、珍馆、文书呈递等场景的描写,展现出宫廷的庄严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瑶草”“碧浪”“朱字”“紫泥”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履随虚步瞻依切,帘隔天颜笑语稀”等句子,表现出在宫廷中的人们对帝王的敬畏以及宫廷氛围的肃穆。最后两句则通过与平津侯开阁待客的对比,暗示了宫廷中的某种封闭和拘束。总体来说,这首诗意境幽深,语言优美,富有层次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代宫廷的独特氛围。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