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有扈阁之命遂还京师留别萧甫

春鸿飞尽过漳城,马首踟蹰倦北征。 载笔敢烦明主诏,解衣犹是故人情。 壮心未折风尘色,高调争论楚越声。 挥手太行天地里,彩毫还赋汉西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hóng):大雁。
  •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 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 解衣:脱下衣服。此处可以理解为不计较身份地位,真诚相待的情谊。

翻译

春天的大雁已经飞尽,越过了漳城,马头徘徊不前,我已厌倦了向北远行。我带着笔墨,怎敢劳烦圣明的君主下诏,脱下衣裳,感受到的仍是故人的深情厚谊。我的壮志雄心尚未因风尘之色而受挫,以高昂的声调争论着如楚越之声般的不同意见。在太行这天地之间挥挥手,我将以彩笔写下如同汉西京般的华丽篇章。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春鸿飞尽”“马首踟蹰”等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既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倦意,又显示出他对明主诏命的敬畏和对故人情谊的珍视。“壮心未折”展现了诗人的坚定志向,“高调争论”则体现了他的积极态度和直言不讳的性格。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天地间挥毫泼墨、施展才华的抱负。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宏大,语言凝练,表现了诗人的胸怀和志向。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