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木喜余下第南还赋诗载酒相贺即席述答因柬刘公旦用公旦送余北上韵
江天归去得三馀,南面差饶万卷书。
岂有银鱼破寥寂,幸无珰虎拜升除。
鞭垂泰岳群青末,袖拂苏台万绿初。
珍重文心报刘子,此时吾在李君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木:作者朋友的字。
- 余下第:我科举落第。下第,科举时代考试不中。
- 南还:返回南方。
- 赋诗载酒相贺:写诗并带着酒来祝贺。
- 席述答:在酒席上作答。
- 柬:信件、名片、帖子等的统称。
- 刘公旦:人名。
- 银鱼:鱼名。此处借指官职。
- 寥寂:寂寞,寂静。
- 珰虎:指宦官。珰(dāng),原指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 升除:升官除职。
- 泰岳:泰山。
- 群青:指山峦的青色。
- 苏台:即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
- 万绿初:初春万物复苏,一片绿意。
- 文心:为文之用心。
- 吾在李君车:化用“吾与子同车”之意,表示与朋友的亲密关系。
翻译
我在科举落第后返回南方,李仲木写诗带着酒来祝贺我。我在酒席上作答,并以此信告知刘公旦,用的是公旦送我北上时的韵脚。 江天之间,我落第归来获得了不少闲暇,面向南方,还算有万卷书籍让我宽慰。哪里会有官职来打破我的寂寞呢,所幸也没有宦官来干扰我的生活。我的鞭子垂落在泰山众多青山的末端,衣袖拂过苏州刚泛起的初春新绿。我珍重自己的为文之心并告知刘子,此时我在李君的车上。
赏析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科举落第后的心情,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感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首联写出自己落第后归乡的闲适,以万卷书聊以自慰。颔联表明自己不慕官职,也不愿受宦官干扰,体现出一种清高的气节。颈联通过描写泰山的群青和苏州的新绿,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则表达了对刘公旦的回应,以及与李仲木的亲密情谊。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快,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