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墨(hàn mò):原指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悬金:高价,重金。
- 登坛:登上坛场。此处可理解为在艺术领域达到一定高度。
- 二妙:这里指赵子昂(赵孟頫)和宋克温的真迹精妙非凡。
- 破冢(zhǒng):挖掘坟墓。此处指岁月长久,经历沧桑。
- 昌歜(chāng chù):菖蒲做的腌制品。
- 哂(shěn):讥笑。
- 敝裘(bì qiú):破旧的皮衣。
- 椟还:指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翻译
前贤的文章书画还留存于世,他们的真迹重金也不易求得。 这两位的作品堪称绝妙,经历千秋岁月依然魅力不减。 我喜爱那高雅的昌歜,在穷困之途也嘲笑自己如破旧的皮衣。 买椟还珠的行为固然令人遗憾,但这真迹终究胜过那夜光珠的盲目投放。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郑伯良展示的赵子昂和宋克温的真迹展开。诗的首联表达了前贤真迹的珍贵和难得。颔联赞扬了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精妙绝伦,历经时间考验仍具魅力。颈联中,诗人通过表达对高雅之物的喜爱和对自己困境的自嘲,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尾联则以“椟还”的典故,强调了真迹的价值,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对待艺术作品时应有的正确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真迹的描绘和对自身感受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送罗山甫归金坛 》 —— [ 明 ] 黎民表
- 《 曾都尉子澄自吴中至止近关以诗见寄奉答 》 —— [ 明 ] 黎民表
- 《 十六夜同黄幼章邓德咸林开先饮梁少嘉镜林 》 —— [ 明 ] 黎民表
- 《 楼居新成 》 —— [ 明 ] 黎民表
- 《 赠大司马蔡公移省留都 》 —— [ 明 ] 黎民表
- 《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答 》 —— [ 明 ] 黎民表
- 《 春日同许元复顾汝由兄弟游白云观 》 —— [ 明 ] 黎民表
- 《 滋兰馆为潘少承作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