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和吴舍人约卿

珠旗翠纛引祥烟,银烛光沉欲曙天。 象舞万方连玉陛,云韶千叠动金悬。 乘龙正向璿台日,鸣鸟应过洛邑年。 却羡枚皋能献赋,几回春酒醉宫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寿节:封建时代指君主的生日。
  • 翠纛(dào):饰以翠羽的大旗。
  • 祥烟:祥瑞的烟气。
  • 象舞:一种舞蹈,象征着吉祥。
  • 玉陛:宫殿前的台阶。
  • 云韶:黄帝所作的乐曲名,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金悬:指钟、磬等乐器。
  • 乘龙:比喻得佳婿或飞黄腾达。
  • 璿(xuán)台:用美玉装饰的高台。
  • 洛邑:周代都城洛阳的古称。
  • 枚皋:西汉辞赋家,以善于写作辞赋而闻名。

翻译

珍珠旗帜和翠羽大旗引出祥瑞的烟雾,银色的烛光深沉,即将天亮。象征吉祥的舞蹈在各个方向连接着宫殿的台阶,美妙的音乐千重叠起,震动着金钟石磬。如同乘龙正朝着用美玉装饰的高台前行的日子,鸣叫的鸟儿应该见证过如同洛邑般繁荣的年月。反而羡慕枚皋能够献上辞赋,几回在春天的酒宴中沉醉于宫廷的筵席。

赏析

这首诗是为庆祝万寿节而作,描绘了节日的盛大场面和欢乐氛围。诗的首联通过“珠旗翠纛”“祥烟”“银烛光沉”等词语,展现出庆典的庄重和辉煌,以及时间的推移。颔联描写了热闹的舞蹈和动人的音乐,“象舞万方连玉陛”表现出舞蹈的规模宏大,“云韶千叠动金悬”则突出了音乐的美妙动听。颈联以“乘龙”和“鸣鸟”为喻,暗示着美好的前景和繁荣的景象。尾联提到枚皋献赋,表达了对能文之士的羡慕,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宫廷筵席中的愉悦之情。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万寿节的喜庆气氛和皇家的威严。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