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田少参将奉表北上以忠孝节义四书见惠题诗其上赋此答赠
粤城南望水明霞,薇省移舟观翠华。
梦入钧天仪彩凤,风回江树听啼鸦。
琅玕得雨高千仞,荠菜逢春胜万花。
展诵思君何处是,草堂萝月映窗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山: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少参:官职名,明代指参政的官员。
- 奉表:呈递奏章。
- 北上:向北行进。
- 忠孝节义:指忠诚、孝顺、节操、义气四种美德。
- 粤城:指广州。
- 薇省:指官署。
- 翠华:指皇帝的车驾。
- 钧天:古代神话中天帝的居所。
- 彩凤:五彩斑斓的凤凰,象征吉祥。
- 琅玕:美玉,此处比喻美好的事物。
- 荠菜:一种野菜。
- 草堂:隐居或简陋的居所。
- 萝月:藤萝间的月光,形容幽静的夜晚。
翻译
从广州城南望去,水面映着明艳的霞光,我在官署的船上观赏着皇帝的车驾。梦中进入天帝的居所,看到五彩斑斓的凤凰,醒来后,江边的树木随风摇曳,传来乌鸦的啼叫。美玉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高大,春天的荠菜比万花还要美丽。展开书卷,思考着君子的所在,草堂中藤萝间的月光映照着窗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广州城南望的景色,以及在官署船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君子品德的赞美。末句以草堂萝月映窗纱的幽静景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黄佐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