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八首

· 黄佐
燕京二月芳草新,天南嗟有未归人。 清泉白石入幽梦,紫燕黄鹂鸣好春。 三殿奔趋连日夕,九衢车马杂风尘。 栖迟凤沼浑何事,吟望渔舟独怆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京:即今北京。
  • :叹息。
  • 紫燕黄鹂:紫色的燕子和黄色的鹂鸟,这里指春天的鸟儿。
  • 三殿:指皇宫中的三大殿,这里泛指宫殿。
  • 九衢:指京城中的街道。
  • 凤沼:指皇宫中的池沼,这里比喻官场。
  • 怆神:悲伤。

翻译

燕京的二月,芳草初生,清新可人,而我这南方人却叹息自己仍是未归之人。梦中我走进了幽静的山谷,那里有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醒来时听到紫燕和黄鹂在春天里欢快地鸣叫。我在皇宫中忙碌奔走,日以继夜,京城的街道上车马喧嚣,风尘仆仆。我在官场中徘徊,不知所为何事,只是独自吟咏,望着远处的渔舟,心中充满了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燕京的景象,通过对比芳草新绿与未归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清泉白石”与“紫燕黄鹂”形成了鲜明的意象对比,前者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后者则是现实生活的喧嚣与繁忙。结尾的“吟望渔舟独怆神”更是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