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邵端峰方伯之山东六首

· 黄佐
迢迢泰山阿,郁郁古尼丘。 明明阙里祀,滔滔洙泗流。 凤德衰矣夫,谁其为东周。 衮章俨如在,俎豆万春秋。 君子孝岂匮,欲言惧招尤。 建藩自兹往,我心正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泰山阿:泰山的山坡。
  • 郁郁:茂盛的样子。
  • 古尼丘:古代的尼山,孔子出生地。
  • 明明:明亮,这里指神圣。
  • 阙里祀:阙里,孔子故里,祀指祭祀。
  • 洙泗流:洙水和泗水,流经孔子故里。
  • 凤德:凤凰的美德,比喻高尚的品德。
  • 东周:指周朝东迁后的时期,这里可能指代衰落。
  • 衮章: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的礼服,这里指代尊贵的地位或人物。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万春秋:指长久的岁月。
  • :缺乏。
  • 招尤:招致责难或不幸。
  • 建藩:建立藩国,这里指被任命为地方官。
  • 悠悠:忧愁的样子。

翻译

遥远的泰山山坡,郁郁葱葱的古尼山。 神圣的阙里祭祀,滔滔不绝的洙泗水流。 凤凰的美德已经衰落,谁还坚持东周的理想? 尊贵的形象仿佛还在,祭祀的仪式延续了万年春秋。 君子的孝心岂能缺乏,想要表达又怕招致责难。 从今往后你将建立藩国,我的心情忧愁而深沉。

赏析

这首诗是黄佐赠给即将赴任山东的邵端峰的,诗中通过对泰山、尼山、阙里等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的怀念。诗中“凤德衰矣夫,谁其为东周”一句,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末句“我心正悠悠”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