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后登谪仙楼

· 黄佐
任城城南楼突兀,雪花飞后梅花出。 云里朔冰如白虹,东风旦夕来披拂。 金龟换酒忆当年,鼙鼓几曾惊醉眠。 夜郎回望长安日,济水不到峨眉天。 鉴湖鲸月亦安在,但见黄河入沧海。 我来大笑歌阳春,洪波渺渺开龙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后:腊月之后,即农历十二月之后。
  • 谪仙楼:指供奉或纪念被贬谪的仙人或文人的楼阁。
  • 突兀: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耸突出。
  • 朔冰:北方的冰。
  • 白虹:白色的虹,常用来形容冰的白色光泽。
  • 披拂:吹拂。
  • 金龟换酒:典故,指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事,他用金龟换酒,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性格。
  • 鼙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鼓。
  • 夜郎:古国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这里指被贬谪的地方。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唐代的首都。
  • 济水:古水名,流经今山东省。
  • 峨眉:山名,位于四川省,这里指家乡。
  • 鉴湖:湖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与李白有关。
  • 鲸月:指月亮,因古人认为月亮中有鲸鱼。
  • 沧海:大海。
  • 阳春:温暖的春天,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 洪波:大浪。
  • 渺渺:形容水波辽阔无边。
  • 龙鳞:比喻波浪的形状。

翻译

在腊月之后,我登上谪仙楼,只见任城城南的楼阁高耸突出,雪花飘落后梅花绽放。云中的北方冰块如白虹般闪耀,东风不久便会吹拂而来。我回忆起当年李白用金龟换酒的豪迈,战鼓声也未曾惊扰他的醉眠。被贬至夜郎后,回首望长安的日子,却无法回到峨眉的家乡。鉴湖上的月亮又在哪里,只见到黄河流入无边的大海。我在这里大笑,歌唱着美好的春天,眼前的大浪波涛汹涌,仿佛展开了龙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融入了对李白豪放生活的回忆,以及对被贬谪生活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雪花、梅花、白虹、东风等,诗人展现了一幅冬去春来的生机盎然画面。结尾处的大笑和歌唱,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洪波渺渺的未知,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