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鼓吹曲四首关塞曲
浩浩昆明池,乃在点苍山阳,旁有罗施故邦。蚁附蝉联,賨僰蛮髳,参错其间。
宣父居九夷,道大无不容。白日灼幽崖,穷发渐华风。
浇讹反天经,由余谅非戎。
髬髵着裲裆,砺刃驰且都。投刃拜中丞,呕吟挟诗书。
嫉巫信医,日和以愉。
芃芃彼荠麦,秽我兰亩。培灌其勤,荠麦亡嗣有。循圣贤长道,屈此群丑。
臣心不负陛下圣,上有仓浪之天,下有孩提黄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浩:广阔的样子。
- 昆明池:古代池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
- 点苍山:山名,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罗施:古代民族名。
- 賨僰: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
- 蛮髳: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
- 宣父:指孔子。
- 九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
- 浇讹:浮薄欺诈。
- 天经:天之常道。
- 由余:人名,春秋时期秦国大夫。
- 髬髵:形容头发蓬乱。
- 裲裆:古代一种短衣。
- 砺刃:磨刀。
- 中丞:古代官名。
- 呕吟:吟咏。
- 芃芃:茂盛的样子。
- 兰亩:种植兰花的田地。
- 亡嗣:没有后代。
- 仓浪:青色。
- 孩提:幼儿。
翻译
广阔的昆明池,位于点苍山的南面,旁边是古老的罗施国。那里蚁附蝉联,賨僰、蛮髳等少数民族参差不齐地居住着。
宣父(孔子)居住在九夷之地,他的道义广大无边,无所不容。白日照耀着幽深的山崖,荒凉之地也渐渐吹起了华夏的风。
浮薄欺诈的行为违背了天之常道,但由余并不是野蛮之人。
头发蓬乱的人穿着短衣,磨刀驰骋,显得英勇。他们投刀拜见中丞,吟咏诗书,带着文化的气息。
他们憎恶巫术,信任医学,日日和谐愉快。
茂盛的荠麦长满了兰花田,辛勤地培育,荠麦却没有留下后代。遵循圣贤的长期教导,屈服于这些群丑。
臣心不负陛下的圣明,上有青天,下有幼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昆明池及其周边的民族风情,通过对比宣父的道义与当地民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播和教化的重视。诗中“宣父居九夷,道大无不容”展现了孔子道义的广大,而“白日灼幽崖,穷发渐华风”则描绘了文化的影响力。最后,“臣心不负陛下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文化教化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与教化的深刻思考。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舟次韶州奉怀黎韶山用赠行韵 》 —— [ 明 ] 黄佐
- 《 春兴八首 》 —— [ 明 ] 黄佐
- 《 赠王履约佥都巡抚郧阳 》 —— [ 明 ] 黄佐
- 《 修复粤洲草堂经始桃源坞四首 其一 》 —— [ 明 ] 黄佐
- 《 海珠别方塘汪宪副 》 —— [ 明 ] 黄佐
- 《 迎祥寺后游次韵四首 其一 》 —— [ 明 ] 黄佐
- 《 哀竻园亡弟傅保及开儿玄儿瘗处 》 —— [ 明 ] 黄佐
- 《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朱鹭一章十一句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