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两面旗帜,此处指官员的仪仗。
- 日晏:日暮,天色已晚。
- 芙蓉峰:山峰名,以山形似芙蓉而得名。
- 石臼:用石头制成的舂米工具。
- 竹竿:此处指用竹竿引来的泉水。
-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这里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
- 风檐:屋檐,因风常吹其下,故称。
- 露井:没有覆盖的井。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龙山事往:指过去在龙山的往事。
- 吹帽:古代一种游戏,用吹气使帽子飞起。
- 渔父:渔翁,指渔夫。
- 掘泥:挖泥,指渔夫捕鱼时的动作。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黄花:菊花,秋季开放,常用来象征秋天。
- 香衬:香气环绕。
翻译
天色已晚,双旌渡过河西,我登上芙蓉峰绝顶,路途并不迷离。石臼旁,竹竿引来的泉水袅袅流动,风檐下的露井旁,树木茂盛萋萋。回忆起龙山的往事,吹帽游戏令人怜惜,渔父的言语中,掘泥捕鱼的动作引人发笑。山谷口尚可留连一醉,菊花香气环绕,马头低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登芙蓉峰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动作描绘,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中“双旌日晏渡河西”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诗人的行程。后文通过对石臼、竹竿、风檐、露井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龙山往事和渔父动作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结尾的“谷口尚堪留一醉,黄花香衬马头低”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符锡的其他作品
- 《 勉诸耆民闇浈阳峡路小诗十首 其十 》 —— [ 明 ] 符锡
- 《 寄赠东园寿七十 》 —— [ 明 ] 符锡
- 《 燕誉楼宴集 》 —— [ 明 ] 符锡
- 《 春晖楼为州背章善楷赋 》 —— [ 明 ] 符锡
- 《 次韵思恩吴太守过旧城至南海之作 》 —— [ 明 ] 符锡
- 《 萍乡泛小舟下湘东绝句 》 —— [ 明 ] 符锡
- 《 仁化锦石岩 》 —— [ 明 ] 符锡
- 《 丙戍正月部兵赴南宁道中杂韵 》 —— [ 明 ] 符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