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韵奉答李慱厅二首

· 符锡
斋坛古杏半欲折,院柳庭花他自春。 岂有桃蟠千岁实,只同枝作武陵薪。 生荑忽复缘何事,逸态频临畏损神。 只尺天阶多雨露,可能抛掷任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坛:供奉神灵的祭坛。
  • 半欲折:快要折断。
  • 院柳庭花:庭院中的柳树和花朵。
  • 桃蟠:桃树。
  • 千岁实:千年结的果实,比喻珍贵。
  • 武陵薪:武陵地区的柴火,比喻平凡。
  • 生荑:初生的茅草。
  • 逸态:优雅的姿态。
  • 频临:多次接近。
  • 畏损神:担心损伤精神。
  • 只尺天阶:比喻距离天庭很近。
  • 多雨露:比喻得到很多恩泽。
  • 可能抛掷:可能会被抛弃。
  • 任风尘:任由风吹尘染,比喻不受重视。

翻译

祭坛旁的古杏树快要折断,庭院中的柳树和花朵各自绽放着春天的美丽。难道有桃树能结出千年的果实吗?它最终也只是被当作武陵的柴火。初生的茅草突然又为何事而生长,优雅的姿态多次接近却担心损伤精神。距离天庭很近,得到许多恩泽,但可能会被抛弃,任由风吹尘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斋坛古杏、院柳庭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桃蟠千岁实”与“武陵薪”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珍贵与平凡之间的差距。后两句则抒发了对优雅姿态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可能被抛弃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