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雨:长时间连续下雨。
- 饥鹰:饥饿的鹰。
- 啄泥:用嘴啄食泥土,形容饥饿至极。
- 幽禽:指在幽静地方的鸟。
- 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
- 危阪(wēi bǎn):陡峭的山坡。
- 着脚:立足,站稳脚跟。
翻译
长时间的雨水使得饥饿的鹰只能下地啄食泥土,幽静之地的鸟儿孤独地对着人啼叫。面对艰难险阻的道路,每转一次都遇到陡峭的山坡,但我仍坚定地站在人间,不让自己低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中行路的艰辛景象,通过“积雨”、“饥鹰”、“幽禽”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困苦的氛围。诗中的“畏途百转逢危阪”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而“着脚人间未可低”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承邓贲斋以诗报到普惠寺走笔依韵迓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粤峰歌赠鸿胪梁君禹范 》 —— [ 明 ] 湛若水
- 《 中秋三首寄伍宗逊尹彦明 》 —— [ 明 ] 湛若水
- 《 宿和州香泉书院题壁兼寄州守鲁君承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天游京兆致政归浮丘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求志堂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刘毅斋诸公游东山 》 —— [ 明 ] 湛若水
- 《 檃括格物之说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