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 泛舟:乘船游玩。
- 用弥大师: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僧侣。
- 柳岸:长满柳树的河岸。
- 茅堂:茅草覆盖的小屋,常指简朴的居所。
- 西郭:城西的外围。
- 芦花:芦苇的花,秋季时常见。
- 月明中:月光照耀下。
- 乘潮:趁着潮水。
- 初夜:夜晚刚开始的时候。
- 坐石:坐在石头上。
- 晚风:傍晚的风。
- 维舟:系船。
- 荷叶里:荷叶丛中。
- 隔邻:隔壁邻居。
- 呼酒:叫人送酒。
- 寺门通:寺庙的门是通的,意指可以进入。
- 木樨:即桂花,秋季开花,香气浓郁。
- 歌罢:唱歌结束。
- 沧浪:水名,也泛指江河。
- 转篷:调整船帆,改变航向。
翻译
在初秋的夜晚,我乘船去拜访用弥大师。柳树成荫的河岸边,有一座茅草覆盖的小屋,位于城西的外围。芦花在秋水和月光中摇曳。
夜幕初降,我趁着潮水来到这里,坐在石头上,享受着傍晚的微风。我笑着把船系在荷叶丛中,隔着邻居叫人送来酒,寺庙的门是通的,我们可以自由进出。
桂花的香气弥漫四周,但我没有去询问,只是唱歌结束,便调整船帆,改变了航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月夜下的宁静景象和诗人的闲适心情。通过“柳岸”、“茅堂”、“芦花”、“月明”等意象,诗人构建了一幅秋夜泛舟的美丽画面。诗中的“乘潮”、“坐石”、“维舟”、“呼酒”等动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结尾的“木樨香遍”和“歌罢沧浪便转篷”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梁宪的其他作品
- 《 过金绳庵 》 —— [ 明 ] 梁宪
- 《 答袁四其 》 —— [ 明 ] 梁宪
- 《 赠尹阐之游泮 》 —— [ 明 ] 梁宪
- 《 梦屈翁山 》 —— [ 明 ] 梁宪
- 《 三吴山愚翁先生晚喜禅学辛酉秋繇闽入粤访金抚军携其小照坐立二图及海内诸公题赞出以相示予曰立坐者人得见而题之矣其不立不坐者将何居先生笑而不答因作四言三章而括以七绝书之卷末求质正焉 》 —— [ 明 ] 梁宪
- 《 赠许令公 》 —— [ 明 ] 梁宪
- 《 三吴山愚翁先生晚喜禅学辛酉秋繇闽入粤访金抚军携其小照坐立二图及海内诸公题赞出以相示予曰立坐者人得见而题之矣其不立不坐者将何居先生笑而不答因作四言三章而括以七绝书之卷末求质正焉其四 》 —— [ 明 ] 梁宪
- 《 泛舟送别从化令楼日生还浙 》 —— [ 明 ] 梁宪
相关推荐
- 《 同年会以新秋同年雅集为韵六首在会者顾佥宪溱刘佥宪乔余给谏经梁侍御世骠伦侍御以谅及予也 》 —— [ 明 ] 黄佐
- 《 七月初得雨后大有秋意 》 —— [ 宋 ] 虞俦
- 《 早秋江行 》 —— [ 唐 ] 窦巩
- 《 新秋静宜园二首 其二 》 —— [ 清 ] 弘历
- 《 新秋廷鸣移具小楼待月 》 —— [ 明 ] 严绍宗
- 《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 —— [ 宋 ] 邵雍
- 《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 》 —— [ 明 ] 霍与瑕
- 《 七月病中作 》 —— [ 明 ] 苏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