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幅”读音:fú)
- 黎杖:用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藜”读音:lí)
- 蒲轮:指用蒲草裹轮的车子。转动时震动较小。古时常用于封禅或迎接贤士,以示礼敬。
- 月旦评:指品评人物或诗文字画等。
- 筠:竹子的青皮;竹子。(“筠”读音:yún)
- 濯缨: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翻译
您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却享有高寿,头戴幅巾、手拄黎杖正适合吟诗抒情。 您才华出众,价格高昂,却还未被以蒲轮之礼聘请;您德高望重,屡次在人们的品评中名列前茅。 西边山涧的松树和竹子与您一同保持晚节,北山的猿猴和仙鹤与您结下深厚的情谊。 我惭愧自己身为小官毫无作为,不知何时才能与您一同超脱世俗,保持高洁的操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予渔隐李先生的。诗中首先描绘了李先生的外貌和闲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他的悠然自得。接着,通过“价高未起蒲轮聘,望重频魁月旦评”,赞扬了李先生的才华和崇高的声誉。后面两句以自然景物和动物来映衬李先生的品德,强调他的晚节和深厚的人格魅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李先生的敬仰以及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同时流露出对与李先生一同追求高洁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表达了对李先生的赞美之情。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成化元年二月四日早在浙藩官廨得驿报使者赍敕旨进予复官都台统师征两广先一日与二三知己游西湖晚归醉卧惊觉闻此感而有赋因以自警不计其辞之俚也 》 —— [ 明 ] 韩雍
- 《 十二月二十有八日余与总兵官彰武伯杨公副总兵都督曹公地官郎中罗公习正旦仪于善化寺礼既毕杨具酒肴邀镇守太监王公守备中贵罗公同此小酌以为岁暮休暇之乐余浩然兴发因成五言古诗一章聊叙情曲且识余感 》 —— [ 明 ] 韩雍
- 《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其一 灵岩晴旭 》 —— [ 明 ] 韩雍
- 《 久旱得雨忧民之怀顿释赋一诗志喜 》 —— [ 明 ] 韩雍
- 《 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 》 —— [ 明 ] 韩雍
- 《 壬申岁暮预约同寅余公新正郊游值霖雨闷甚正月三日因携壶独酌贡院池亭怅然有怀 》 —— [ 明 ] 韩雍
- 《 成化元年春予奉命偕赵总戎良佐提兵征两广四月望日师发南京次大胜关总戎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 —— [ 明 ] 韩雍
- 《 同年王参议孟育从事军中久矣今升左参政予与总镇两广太监陈公总兵官平江伯陈公重其为人而惜其去载酒饯行诗以华之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