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璧水:指太学。(璧水:bì shuǐ)
- 蜚英:扬名,闻名。(蜚:fēi)
- 春宫:古代太子所居的宫室,也借指太子。
- 老成:指老练成熟的人。
- 操履:操守,品行。
- 古道:传统的正道。
- 文章:这里指文学作品。
-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 时名:当时的名声。
- 调元:调理元气,比喻执掌政权。
- 黄阁: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 观化:观察造化。
- 玉京:指天庭,天帝所居之处,这里指去世。(京:jīng)
-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东风:春风。
- 招不起:指唤不回死者。
翻译
在太学中早已声名远扬,晚年辅佐太子更显老练成熟。 他一生坚守操守践行传统正道,文学作品千年来占有时名。 还没看到他执掌政权登上宰相之位,却忽然听闻他已离世去往天庭。 我满怀伤感懊恼,春风也唤不回他,我懒得挥动铁笔来写乡人对他的评价。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雍为刘詹事宗器所写的挽诗。诗的首联赞美了刘宗器在太学中早已享有盛名,且晚年辅佐太子,凸显其地位和经验。颔联描述了他一生品行端正,遵循古道,其文章在当时也颇具名声,从品德和文学成就两方面肯定了他的价值。颈联则表达了对刘宗器未能实现更大政治抱负的遗憾,以及他突然离世的悲痛。尾联中诗人的惆怅之情溢于言表,春风也无法唤回逝者,自己也无心情去写乡人对他的评价,进一步烘托出悲伤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刘宗器生平的回顾和对他离世的悲痛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惋惜之情。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道崇德将走谢夏大理掣肘兴阑中止 》 —— [ 明 ] 韩雍
- 《 送姑苏潘进士暄淮府造坟事竣还京 》 —— [ 明 ] 韩雍
- 《 倚韵奉答赵中书昂二首 》 —— [ 明 ] 韩雍
- 《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隔凡洞 》 —— [ 明 ] 韩雍
- 《 图韩范二公经略西夏事迹于正心堂之壁各系以诗著志也其一 》 —— [ 明 ] 韩雍
- 《 成化己丑九月八日乡友朱良德邀武功徐阁老暨祝大参维清刘佥宪廷美游石湖诸公联句成章良德恳求予和故倚韵和之 》 —— [ 明 ] 韩雍
- 《 赠刘状元代祀舜帝便道故乡展焚黄礼 》 —— [ 明 ] 韩雍
- 《 送陆司寇乃兄还四明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