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会别诗

· 韩雍
相会才几时,相违又明旦。如何骨肉情,恒有离别叹。 昔佐兵曹曾左迁,道出齐鲁心悬悬。紫薇堂中驿骑发,鲁桥追送皆潸然。 当时起拜南征命,亦闻转佐湖藩政。百万王师劳指麾,间阔多年已衰病。 归来庐下心正哀,谁知恩诏从天来。越南万里总巡镇,兼权自愧非全才。 杨柳初青梅始白,旋整旗旄行计迫。恰遇朝天骑从还,联舟共作江南客。 剪烛听夜雨,推篷看春山。宦途聚散三十载,无如此会多欢颜。 舟人忽报明朝别,帆指西南分楚越。万顷鄱湖不共游,虚负清风与明月。 明宵风月各一方,我怀恩义心茫茫。且须今日尽杯酒,壮心莫为离情伤。 此心从来金石比,附势趋炎所深耻。暗里前程听自然,举世相知能有几。 方今士论亦已公,圣主侧席思英雄。云霄有日重相会,图报务欲输精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左迁:降低官职,即贬官。(“迁”在这里读“qiān”)
  • 悬悬:惦念,挂念。
  • 紫薇堂: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建筑名称。
  • 驿骑(yì qí):骑马的传驿使者。
  • 潸然:流泪的样子。
  • 南征命:指征伐南方的命令。
  • 湖藩政:在湖边的藩镇管理政务。
  • 衰病:衰弱生病。
  • 恩诏:帝王降恩的诏书。
  • 巡镇:巡查镇守。
  • (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翻译

我们才相聚没多久,明天一早又要分别。为什么亲人间的情感,总是伴随着离别的哀叹呢? 往昔我曾辅佐兵曹后遭贬官,路过齐鲁之地时心中挂念不安。从紫薇堂中骑马的使者出发,在鲁桥送别时大家都泪流满面。 那时接受南征的命令,也听说转而辅佐湖藩的政务。百万大军需要指挥,多年的间隔让我已经衰弱多病。 归来后在屋中心情悲哀,谁知恩诏从天而降。要去越南万里之地总巡镇,我自觉惭愧并非全才。 杨柳刚刚发芽青梅开始变白,很快整顿旗帜出行的计划紧迫。恰好遇到朝天的骑从回来,联合船只一同作江南的过客。 剪烛芯听夜晚的雨声,推开船篷看春天的山景。在官途中聚散三十载,没有像这次聚会这般让人欢乐的了。 船夫忽然告知明天就要分别,船帆指向西南要分别去往楚越之地。万顷的鄱湖不能一起游览了,白白辜负了清风与明月。 明天夜晚风月各在一方,我心怀恩义内心迷茫。暂且需要在今日尽情饮酒,壮志不要被离情所伤害。 我的心一直像金石一样坚定,依附权势、趋炎附势是我所深深耻的。前途在黑暗中顺其自然,世上相互了解的人能有几个呢? 现今士人的评论也已经公正,圣主侧身求贤渴望英雄。有朝一日在云霄之上再次相会,图报之时务必献上精诚的忠心。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的情感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感慨以及对恩义、壮志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如被贬官、接受南征命等,也有对当下聚会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在描绘离别的场景时,如“舟人忽报明朝别,帆指西南分楚越”,生动地表现出了分别的无奈和不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如“此心从来金石比,附势趋炎所深耻”,体现了他对正直和忠诚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