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秋谷柬其高徒陈绍祯
昔游中吴第一山,主山都纪张秋谷。
开门迎我车骑进,扫榻坐我林间屋。
我观秋谷心休休,仙风道骨非凡流。
出岫孤云袅晴昼,倚天长剑凌清秋。
笑怀顿觉高怀放,瀹茗焚香与酬唱。
时出瑶琴弹古音,旋开碧瓮浮春酿。
酒阑便与秋谷辞,弟子罗拜皆仙姿。
就中独见陈绍祯,风骨彷佛同其师。
别来十载今重访,秋谷仙踪已长往。
苍松老桂尚依然,抚景令人动遐想。
乘鸾乘鲤未可知,蜕形想似陈希夷。
还须夜夜望云表,恐有化鹤归来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吴第一山:指苏州的灵岩山,这里夸张地称其为中吴(苏州一带)第一山。
- 都纪:道观中的执事者。读音:(dū jì)
- 休休:宽容、舒畅的样子。
- 出岫(xiù):从山中冒出的云。
- 瀹(yuè)茗:煮茶。
- 罗拜:围绕着下拜。
翻译
昔日我游览那中吴第一山,那里的道观执事者是张秋谷。 他打开门迎接我的车马进入,清扫屋舍让我坐在林间的屋子里。 我看秋谷心地宽容舒畅,他有着仙风道骨,并非平凡之辈。 那从山间冒出的孤云在晴朗的白昼袅袅飘动,他那倚天长剑在清冷的秋天中凌厉非凡。 欢快的氛围让我顿时觉得胸怀开阔,我们煮茶焚香,相互唱和。 时而拿出瑶琴弹奏古雅的音律,随即打开碧绿的酒瓮,倒出春天酿造的美酒。 酒宴结束后我便向秋谷告别,他的弟子们围绕着下拜,个个都有仙人之姿。 在这些弟子当中,我唯独看到陈绍祯,他的风骨仿佛与他的师父相同。 离别十年后的今天我重新来访,秋谷的仙踪却已经远去。 苍松老桂仍旧和从前一样,看着这景色让人产生诸多遐想。 他是否像乘鸾乘鲤的仙人一样飞升而去不得而知,或许他像陈希夷一样蜕去凡形。 我还需要每晚望着云端,担心会有他化作仙鹤归来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诗人与张秋谷及其弟子陈绍祯的交往,以及再次造访故地时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张秋谷的仙风道骨、与他的愉快交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而当诗人重访故地,发现张秋谷已仙逝,唯有景物依旧,又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出岫孤云、倚天长剑、瑶琴、碧瓮等,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出岫孤云袅晴昼,倚天长剑凌清秋”的对偶,使诗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筹边亭为总督备倭都督董公世宏题 》 —— [ 明 ] 韩雍
- 《 庆张维学擢乡郡阴阳正术 》 —— [ 明 ] 韩雍
- 《 张廷慎怡梅卷承钱学士命来索予题为赋三绝 》 —— [ 明 ] 韩雍
- 《 春日小酌和杜荀鹤雪韵 》 —— [ 明 ] 韩雍
- 《 挽张方伯父 》 —— [ 明 ] 韩雍
- 《 挽姑苏张医士 》 —— [ 明 ] 韩雍
- 《 送李咸章贤良奉使还京 》 —— [ 明 ] 韩雍
- 《 十二月二十有八日余与总兵官彰武伯杨公副总兵都督曹公地官郎中罗公习正旦仪于善化寺礼既毕杨具酒肴邀镇守太监王公守备中贵罗公同此小酌以为岁暮休暇之乐余浩然兴发因成五言古诗一章聊叙情曲且识余感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