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参裕进士

举眼望千古,逍遥能几人。子瞻差解意,如来幻化身。 诗名满天地,逸气逼嶙峋。出作江湖客,入为廊庙臣。 鹤峰留妙迹,郁水證前因。此意谁能达,王公堪与伦。 王公本是金台彦,万里霜蹄倏欲遍。赤电惊从足下生,遥望吴门悬匹练。 赋性萧疏雅不群,胸函五色吐灵文。东波风韵真相似,西蜀精华恍共分。 住世常怀出世意,簪绂俨带云霞气。荀令奇香尽日留,王乔仙舄凌云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势峻峭、重叠,这里形容人的气质不凡。
  • 廊庙臣: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的人。
  • 鹤峰:可能是一座山名或一个地名。
  • 郁水:河流名称。
  • 金台彦:指优秀的人才。
  • 霜蹄:指代骏马。
  • (shū):极快地,忽然。
  • 赤电:这里可能指快马如闪电般的速度。
  • 吴门:古吴都的门,泛指吴地的城门。
  • 匹练:形容像白绢一样的东西,这里可能指某种景象。
  • 萧疏:形容人洒脱、自然,不拘束。
  • 簪绂(zān fú):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员。
  • 荀令奇香:荀彧(xún yù)曾任尚书令,相传他的衣带有香气,这里用“荀令奇香”形容人的风度高雅。
  • 王乔仙舄(xì):传说王乔能乘鹤升天,这里用“王乔仙舄”形容人的超凡脱俗。

翻译

放眼望去纵观千古,逍遥自在的能有几人。苏轼大概能领悟其中之意,如同如来佛祖的幻化身。 他的诗名传遍天地,飘逸的气质逼近不凡之人。出可为江湖之客,入能做朝廷之臣。 在鹤峰留下奇妙的踪迹,在郁水证明前世的因缘。这其中的深意谁能领会,王参裕公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王公本是优秀的人才,如骏马般行万里之途转瞬即将走遍。快马如赤电从脚下生出,远望吴门如悬挂着白色的绢帛。 他天性洒脱高雅与众不同,心中蕴含着五彩的灵妙文章。东坡的风韵与之真的相似,西蜀的精华似乎也与其共同分享。 在世间常怀着出世的心意,身为官员却带着云霞般的气息。如荀令的奇香整日留存,似王乔的仙鞋凌云而至。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参裕进士的赞美。诗中先从宏观的角度感慨逍遥之人的稀少,然后将王参裕比作解意的苏轼和如来幻化身,突出其不凡。接着描述他的诗名、气质以及能在江湖和朝廷间自由转换的能力。后面进一步赞美他是优秀的人才,如骏马般奔腾,足迹遍布。诗中还强调了他的独特天性、才华以及高雅的风度,将其与苏轼相媲美,同时赋予他出世的心境和超凡的气质。整首诗用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仰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王参裕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