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友张汝明陆宗海宗湜宗博皆良契也别久而思申友道以告之盖寓内交之义云耳

· 韩雍
伐木诗久废,友道益以缺。 纷纷市井徒,权货日交接。 权门势方盛,炙手时可热。 一朝势或倾,掉臂随断绝。 货室利可资,相亲竞谀悦。 有时利或尽,反面肆欺蔑。 翟公曾书门,冯驩亦喻说。 斯乃理自然,古人言至切。 我尝处乡邦,所友多俊杰。 一张与三陆,门第皆阀阅。 四人与我游,情好罔优劣。 彼非因势趋,我非因利结。 有义恒相规,有过恒相讦。 胶漆意永固,芝兰味无别。 暌违甫二载,远怀不能歇。 嗟我门第衰,一弟更单孑。 西山日薄时,有力不能竭。 定省无归期,中肠自呜咽。 况乏裨益才,所至嗤政拙。 深惭立堪舆,亏此忠孝节。 所赖惟同心,旦暮一扶挈。 我爱晏平仲,交久敬不辍。 又爱朱晖贤,妻子托能惬。 作诗寄殷勤,此心誓如铁。 相勉永弗谖,期以效前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阀阅(fá yuè):功绩和经历。
  • 暌违(kuí wéi):分离,别离。
  • 单孑(dān jié):孤单。
  • 讦(jié):斥责别人的过失,揭发别人的隐私。

翻译

《伐木》这首诗已经很久没有人创作了,朋友之间的道义也越发缺失了。 纷纷攘攘的市井之人,只把权势和财货当作每日交往的内容。 有权有势的人家势力正盛时,人们都争相趋附,就像手靠近火时感到很热一样。 一旦他们的势力有所衰落,那些人就毫不留恋地与之断绝关系。 因财货利益可以利用时,人们就相互亲近,竞相阿谀取悦。 有时利益没有了,就反过来肆意欺侮蔑视对方。 翟公曾经在门上写字,冯驩也以此作比喻劝说。 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古人的话是极为恳切的。 我曾经在故乡生活,所结交的朋友大多是杰出的人才。 一张(张汝明)和三陆(陆宗海、陆宗湜、陆宗博),他们的门第都有一定的功绩和经历。 这四个人和我交往,感情很好,不分优劣。 他们不是因为权势而趋附我,我也不是因为利益而与他们结交。 我们之间有道义就会相互规劝,有过错就会相互指责。 我们的情谊像胶漆一样永远坚固,像芝兰一样没有差别。 分别才刚刚两年,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就难以停歇。 可叹我家道衰落,一个弟弟更是孤单。 就像西山的太阳快要落下时,我有力量也使不出来。 探望父母没有归期,心中痛苦,暗自呜咽。 况且我缺乏有益的才能,所到之处都被嘲笑政务笨拙。 深深惭愧立身于天地之间,有亏于忠孝之节。 所幸的是有同心之人,早晚能相互扶持。 我喜爱晏平仲,交往时间久了但敬意不减。 又欣赏朱晖的贤能,他能妥善地照顾妻子儿女。 写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殷切情意,我的这份心意像铁一样坚定。 希望我们能相互勉励,永远不要忘记,期望能效仿古代的贤者。

赏析

这首诗以感慨友道缺失开篇,通过对市井之人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行为的批判,反衬出作者与张汝明、陆宗海、陆宗湜、陆宗博之间真挚的友情。他们的交往不是基于权势和利益,而是有着深厚的道义,相互规劝、指责,情谊坚固如胶漆、如芝兰。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叹息,对不能尽孝的愧疚,以及对同心友人的依赖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