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父杂感

· 谢榛
结庐不临车马道,交游须待商山老。 泉冲涧石声自清,霜染江枫色更好。 暗响泠泠常满耳,一朝野望净于扫。 驯雀下阶相对閒,钩帘独坐披素抱。 儿借佛书越松岭,归来短衣沾雪冷。 老禅为说梅初花,纸窗幽寂横瘦影。 杖藜不到诸天遥,卧听清钟彻凡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庐:构筑房舍。读音为(jié lú)
  • 交游:交际,结交朋友。
  • 商山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隐士。后泛指隐士。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越。
  • 驯雀:驯顺的鸟雀。
  • 诸天: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

翻译

我建造的房屋不在车马通行的大道旁,结交的朋友需是像商山四皓那样的隐士。 泉水冲击着山涧中的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秋霜染红了江边的枫叶,使其颜色更加美好。 清越的声响常常充满双耳,有一天到野外远望,心中的杂念顿时被清扫一空。 温顺的鸟雀走下台阶相对悠闲,我挂起帘子独自坐着,怀着淡泊的心境。 儿子借了佛书越过松岭,回来时穿着短衣,身上沾着雪,感觉寒冷。 老禅师说梅花刚刚开放,纸窗里寂静无声,只有梅花的瘦影横斜。 我拄着藜杖也走不到那遥远的诸天,卧在床上听着清晰的钟声,这声音响彻了凡俗之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闲适的生活场景。诗人选择在清幽之地结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泉声、霜枫、驯雀、梅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优美、静谧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儿子借佛书归来和老禅说梅初花等情节,增添了一份禅意和超脱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内心宁静的热爱和追求。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