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叹

· 谢榛
东岭上头多树木,猛虎藏威白昼伏。 西潭水深鱼鳖多,下有长蛟绝网罗。 渔郎樵夫各生计,相逢共嗟太平世。 两毒所恃期永年,山根地轴暗相连。 背罾腰斧每聚散,回首茅茨炊烟断。 妻子菜色饥尚可,户口办钱愁杀我。 问天不言空苍茫,四郊落叶正风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樵:渔夫和樵夫。
  • (biē):一种水生爬行动物,俗称甲鱼。
  • (jiāo):古代传说中能发洪水的一种龙。
  • (zēng):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 茅茨(máo cí):用茅草盖的屋舍。

翻译

在东边的山岭上头有许多树木,凶猛的老虎隐藏着威风在白天潜伏着。 西边的水潭水深,鱼儿和鳖很多,水下有长长的蛟,能逃脱渔网的捕捉。 渔夫和樵夫各自为了生计忙碌,相遇时共同感叹这所谓的太平世道。 这两种毒害(可能指的是山中猛虎和水中蛟鳄,也可能暗指其他的祸害)所倚仗的是期望长久存在,就像山根和地轴暗暗相连一样。 背着渔网、腰别斧头的人们常常聚散不定,回头看那茅屋,炊烟都已经断了。 妻子儿女面带菜色,饥饿还算可以忍受,为了办理户口交钱的事情却让我愁苦不堪。 向天问缘由,天空无语,只一片苍茫,郊外四周的树叶正随着风霜飘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似太平,实则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景象。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东岭的猛虎、西潭的蛟鳄,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隐藏的危险和不公。中间四句写渔郎樵夫的生计艰难,他们虽然努力劳作,但依然生活贫困,聚散不定,家中甚至连炊烟都断了,反映出百姓的艰难处境。最后四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哀,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愁苦,问天不语,更增添了一种绝望的氛围,而四郊落叶正风霜的景象,也烘托出了社会的凄凉。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