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毗卢阁

燕山胜事在青阳,与客乘閒叩上方。 风转法云空外度,天开化日望中长。 红尘端不侵莲界,紫气偏能入羽觞。 宦海只今多自苦,欲移般若作慈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毗(pí)卢阁:楼阁名。
  • 燕山:山名。
  • 胜事:美好的事情。
  • 青阳:春天。
  • 叩上方:到佛寺拜访。上方,指佛寺。
  • 法云:佛教语,指佛法如云,普荫一切众生。
  • 莲界:指佛寺。
  • 紫气:象征祥瑞的云气。
  • 羽觞(shāng):古代一种酒器。形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促人速饮。这里可理解为酒杯。
  • 宦海:指官场。
  • 般若(bō rě):佛教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 慈航: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翻译

春天来到燕山,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与客人得闲去拜访上方的毗卢阁。春风吹拂,佛法如云般在天外飘荡,天空放晴,白日的光辉在远望中显得更为悠长。尘世的纷扰丝毫不能侵入这佛寺之中,祥瑞的紫气似乎特意能够进入我的酒杯里。如今在官场中只觉得大多时候是自己折磨自己,想要借般若的智慧当作渡人脱离苦海的慈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毗卢阁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展现出作者在春天与客同游,拜访佛寺的情景。颔联通过描写春风和白日,营造出一种空灵、开阔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广大和无边。颈联进一步强调了佛寺的清静与祥瑞,表现出作者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感。尾联则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佛教智慧的向往,希望能借助佛教的力量来摆脱尘世的苦恼。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将春日的美景、佛寺的庄严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