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知事云樵图

· 刘崧
使君昔隐灊川曲,惯逐山樵伐云木。 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 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然。 寒光夜接九华雪,秀色日射峨眉烟。 褚君妙笔世稀有,为写兹图传不朽。 山气清含五粒松,江光绿浸三春柳。 长裾曳杖为何人,从以樵斧方逡巡。 层峰正隔秋浦水,仙境似与柯山邻。 山回峰转愁欲暮,斸药携琴更深去。 林路时冲虎豹过,湍崖暗激蛟龙怒。 此图此景何清奇,疑是当年亲见之。 采芝南岭去已远,濯足东涧来何迟。 只今却上青霄立,斩伐芟夷乃其职。 卷曲宜刊恶木枝,乔修要简良材植。 人生穷达焉可期,云中樵者非君谁。 会稽太守自结驷,王屋山人方看棋。 功名时来信所遇,伐木丁丁为君赋。 他年持斧绣衣行,还忆灊川卧云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灊(qián)川:古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
  2. 宪幕宾:指在官员幕府中做事的人。
  3. 崭(zhǎn)然:形容山势高峻突出的样子。
  4. 褚君:指画师。
  5.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的样子。
  6. 斸(zhú):挖,砍。

翻译

使君以前隐居在灊川的弯曲之处,习惯跟随山中的樵夫砍伐如云般的树木。自从去做了宪幕宾,就常常怀念灊川美好的山林山谷。

灊川的东山高耸入云,中间有陡峭的山崖是那样高峻突出。寒冷的月光夜晚连接着九华山的雪,秀丽的景色白日映照出峨眉山的烟。

褚君的精妙画笔世间少有,为描绘这幅图使其流传不朽。山中的气息清新,包含着五粒松,江面上的光芒绿色浸润着三春的柳树。

穿着长襟衣服,拖着拐杖的是什么人呢,跟随着樵斧正在有所顾虑地徘徊。层层的山峰正隔着秋浦水,那仙境似乎与柯山相邻。

山势回环,山峰转折,忧愁即将到傍晚,砍药携琴向更深处走去。山林的道路时常有虎豹冲过,湍急的山崖暗暗激起蛟龙的愤怒。

这幅图和这景色是多么的清新奇特,怀疑是当年亲眼所见的。采灵芝前往南岭已经远去,在东涧洗脚为何来得这么迟。

如今只得上到青天之上站立,砍伐清除是他的职责。应卷曲着砍掉有害的树枝,高大修长的要挑选良好的木材种植。

人生困顿显达哪里可以预料,在云中砍柴的人除了你还有谁。会稽太守自己驾着四马之车,王屋山的山人正在看棋。

功名随时节相信是所遇到的,伐木的声音丁丁作响,为你写这首诗。多年后拿着斧头穿着绣衣前行,还会回忆起在灊川卧云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以灊川景色为背景的画卷,通过对山水景色、人物活动以及情感表达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回忆了使君过去在灊川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那片山林的怀念。接着详细描绘了灊川的壮美景色,如高耸入云的东山、陡峭的山崖、寒冷的月光、秀丽的山景等,给人以清新奇特的美感。诗中还描述了图中人物的活动,如穿着长襟衣服拖着拐杖的人在山林中徘徊,以及砍药携琴向更深处走去,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山林中的危险,如虎豹穿行、蛟龙怒激,突出了自然的神秘和不可预测性。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人生的穷达难以预料,就像云中的樵夫一样,不知未来会如何。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使君的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功名之路上能够顺利,同时也希望他不要忘记曾经在灊川的卧云之处。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灊川的美丽风光和诗人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