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菊

摇落西风感岁华,几枝彭泽径中花。 餐英亦类东篱酌,羁客惭非处士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泽:指彭泽县,在此处代指陶渊明,因为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
  • 餐英:指以菊花的花瓣为食。(“餐”读作“cān”)
  • 东篱:指种菊花的地方,源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羁客:指长久寄居他乡的人。(“羁”读作“jī”)
  • 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陶渊明。

翻译

在西风吹动、万物凋零的时节,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那小径中几枝绽放的菊花,让人想起了陶渊明在彭泽的故事。以菊花的花瓣为食,就如同在东篱下饮酒一般雅趣,但我这个长久漂泊在他乡的人,惭愧自己并非如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以对菊为主题,通过描写秋风中菊花的绽放,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陶渊明式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摇落西风感岁华”,既点明了季节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之情。“几枝彭泽径中花”,则将菊花与陶渊明联系起来,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诗意。“餐英亦类东篱酌”,用“餐英”和“东篱酌”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对高雅情趣和隐逸生活的追求。然而,“羁客惭非处士家”一句,又透露出诗人作为羁旅之人,对自己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过上隐居生活的遗憾和惭愧。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细腻,在对菊花的描绘中,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