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氏所藏历代青微法师像图

· 刘崧
素阳真人仙者徒,示我列仙之画图。霞冠云氅玉雪肤,一一神采浮双矑。 充如天府琳球腴,清如逸世山泽癯。俨如佩玉当朝趋,矫如跨鹤凌天衢。 周流天地超有无,颜色不动精神俱。最后幅巾疏眉须,云是真人昔者之所摹。 上穷元始下玄都,一本万派同而殊。形随粉黑穷锱铢,气与风霆行八区。 我惭生晚堕儒迂,学道不解凌蓬壶。拟从真人乞灵符,高飞愿逐云中凫。 前有作者邈已踰,欲往从之云何盱。青城天台西南隅,云日光射金芙蕖。 三十六管吹笙竽,非君和之谁与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阳真人:传说中的仙人。
  • (chǎng):外套。
  • (lú):眼珠。
  • (yú):丰富,丰满。
  • (qú):瘦。
  • (qú):大路。

翻译

素阳真人是仙人的门徒,他向我展示了各位仙人的图画。这些仙人头戴霞冠,身穿云氅,肌肤似玉雪般洁白,他们的一双眼睛都神采奕奕。

他们的形象丰富如天府中的美玉,清逸如世间山泽中的隐士。庄重得如同佩戴玉佩去上朝的官员,矫健得如同骑着仙鹤翱翔在天空的大道上。

他们在天地间周游,超越有无之境,神色不变,精神饱满。最后一幅画中是一位戴着幅巾、眉毛稀疏的仙人,据说这是真人过去所临摹的。

往上追溯到元始天尊,往下延伸到玄都,这一本源衍生出万种流派,相同又不同。形态随着粉墨描绘得极为细致,气势如同风雷在八方运行。

我很惭愧自己出生晚且陷入儒学的迂腐之中,学习道术却不懂得如何登上仙山。我打算向真人乞求灵符,希望能高飞如云中的野鸭。

前面的创作者已经远去,我想要追随他们,却感到无奈和迷茫。青城山和天台山的西南角,云彩和阳光照耀着金色的荷花。

那里有三十六支管乐器在吹奏笙竽,如果不是您来应和,又有谁能与之一起欢乐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历代青微法师像图中的仙人形象,展现了他们丰富多样的姿态和超凡的气质。诗人通过对仙人形象的细致描写,如“霞冠云氅玉雪肤,一一神采浮双矑”“充如天府琳球腴,清如逸世山泽癯”等,表现出仙人的神圣与高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如“我惭生晚堕儒迂,学道不解凌蓬壶”,体现了他对超凡脱俗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既有对仙人世界的想象,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意境悠远,富有想象力。最后,诗中提到的青城山、天台山以及笙竽之乐,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而美好的氛围。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