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使君赠童参戎

忽看持节下南州,况值新凉满郡楼。 共喜升平当此会,敢云凋敝不宜秋。 几年绝徼俱归马,阖境何人更带牛。 最是威名堪服远,祗应公暇美同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此指使者的凭证,也可泛指奉命出使。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况值:何况正值。
  • 新凉:指初秋凉爽的天气。
  • 郡楼:郡城的城楼。
  • 升平:太平。
  • 此会:这个时候、这个集会。
  • 敢云:怎敢说。
  • 凋敝:衰败,困苦。
  • (jiào):边界。
  • 阖境:全境。
  • 威名:威望和名声。
  • 服远:使远方服从。
  • 祗应:恭敬地伺候,此指适逢,应当。
  • 公暇:公务闲暇之时。

翻译

忽然看到您持节出使来到南方之州,何况正值初秋凉爽弥漫着郡城的城楼。大家共同为这个太平之时而欢喜,怎敢说衰败的景象不适宜这个秋天呢。几年间遥远的边境都已战马回归,全境中还有谁再带着牛(可能指不用打仗,百姓安心种田)。最是您的威名能够使远方服从,只应当在您公务闲暇之时一同美好地出游。

赏析

这首诗是卢龙云写给童参戎和陈使君的。诗的开头通过“忽看持节下南州”,点明了使者的到来以及地点,同时“况值新凉满郡楼”描绘了当时的季节和环境,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特定的背景。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太平景象的喜悦,以及对边境安宁、百姓生活安定的期望。“几年绝徼俱归马,阖境何人更带牛”这两句,形象地表现了边境的和平以及百姓的安居乐业。最后,诗人强调了主人公的威名能够使远方服从,并期望在其公务闲暇之时一同出游,体现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友好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时事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使者的赞美。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